首页

kkk系列

时间:2025-05-28 05:58:41 作者:50年!解开地球之巅的“身高密码” 浏览量:53925

  一封家书,寄相思,承家风。

  2001年10月,习近平同志在给父亲的拜寿信中深情写道,“从父亲这里继承和吸取的高尚品质很多”,学父亲做人,学父亲做事,学父亲的俭朴生活。

  202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家庭和睦、家教良好、家风端正,子女才能健康成长,社会才能健康发展。”

2023年10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南海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并发表重要讲话。来源:新华社

  “养小德才能成大德”。方寸尺素,明修身之道,饱含着习近平同志对父亲的敬仰之情,蕴含了一个百年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在逻辑。

  正己——

  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

  “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家书笔墨间,记录着儿子对父亲的真情流露,也是后代继承先辈精神的誓言。

  耳濡目染下,习近平同志秉承了父亲俭朴的品质。在河北正定,办公室就是他的宿舍,一条用旧衣服拼接成的褥子补丁摞补丁。

1983年,习近平在河北正定县委办公室。来源:新华社

  “我家里到现在啊,盛在碗里的,一个饭粒都不能丢了。”2018年全国两会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勤俭节约的习惯应该保留下去。

  泱泱五千载华夏文明,中华民族家教家风文化源远流长,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朱子家训“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正心明德一以贯之。

  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修身处世的道德理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

  2016年12月,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

2016年12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 来源:新华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体系,健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体制机制”。

  立德为先,修身为本。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中国人血脉里的传统美德,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廉洁——

  “要守住亲情关,严格家教家风”

  “您是为人坦诚、忠厚”“更令我们感动的,是父亲从不居功,从不张扬”……字里行间,道出习近平同志对父亲的崇敬,“这才是成大事者的风范,永远值得我辈学习和效仿”。

  在家风的熏陶下,习近平同志对自己、对家人要求非常严格。他每到一处工作,都会告诫亲友:“不能在我工作的地方从事任何商业活动,不能打我的旗号办任何事,否则别怪我六亲不认。”

  “你看了一场‘白戏’,你父亲还专门召开了家庭会议,起草了《干部十不准》,规定任何干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化。‘看白戏’的故事始终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习近平同志曾对焦裕禄之子焦国庆这样说。

  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重访兰考时会见了焦裕禄的5个子女。二女儿焦守云对总书记说:“我们一定传承好父亲的精神,保持家教家风”。总书记听后,一边点头一边说:“好家风,好家风。”

  “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要守住亲情关,严格家教家风”……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叮嘱。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督促领导干部从严管好亲属子女”“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尚”。

2024年1月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来源:新华社

  “大家仔细看一看‘家’和‘冢’这两个字,它们很像,区别就在于那个‘点’摆在什么位置。这就像家庭建设一样,对家属子女要求高一点才能成为幸福之家,低一点就可能葬送一个好家庭。”一个形象的比喻,道理质朴而铿锵。

  兴邦——

  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谈及父亲的高尚品质,习近平同志在家书里这样写道。

  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

  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更是为了“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

  “你们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同家庭成员一起,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温暖了人心,诠释了文明,传播了正能量,为全社会树立了榜样”。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盛赞他们“都是好样的!”

  “把道德模范的榜样力量转化为亿万群众的生动实践”“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殷殷嘱托,切切期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在基层治理中作用的机制。”家风传承对于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作用愈发彰显。

  “正家而天下定矣。”严以修身,正己立德,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良好家风,正在新时代熠熠生辉,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更多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策 划:田俊荣、杨学博、姜赟

  统 筹:李翔

  文 字:刘文波、崔璨

  编 辑:林小溪、安博文

  校 检:马原、朱利

  责任编辑:安博文

【编辑:刘阳禾】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凝聚起28亿多中非人民的磅礴力量(和音)

“我十分享受不同工作带给我的获得感,我的个人成长与祖国惠及香港青年的措施紧密相关,我也想向更多香港青年传递来自祖国的关爱。”

枢密院十号:中国出招,精准打击“奥库斯”!

“在过去,用户完成安全事件调查的全部工作,需要运营人员花费3至6小时才能完成。现在通过安全大模型的能力进行整体安全运营,只需5至10分钟,几番简单的对话,就可以快速有效完成任务,实现安全运营的降本增效。”科学城(广州)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信息与指挥部部长郭智聪说。

“能在这个日子见到老朋友,实现了我们在台北分别时许下‘想见你’的小小愿望。”北京大学博士生杨晨受访时说,春暖花开时,两岸青年交流交往从真诚的交心开始,是一个良好开端,“就像中华文化一向讲究人情要厚积,关系在往来”。他还感慨道,此岸就是彼岸,彼岸亦是此岸,两岸同胞就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王世博 朱贺 制作 周璟)

独腿球员何忆义依靠拐杖绽放“村超”绿茵场

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市场,不仅是因为中国市场的体量巨大,更重要的是有源源不断的本土的创新动力。”诺基亚贝尔首席执行官马博策近日在京接受等媒体采访时说。

“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2024和歌山县品鉴会举行

1951年,为了实现和平解放,《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简称《十七条协议》)。其中,第十一条规定:“有关西藏的各项改革事宜,中央不加强迫。西藏地方政府应自动进行改革,人民提出改革要求时,得采取与西藏领导人员协商的方法解决之。”《十七条协议》还明确规定,依据西藏的实际情况,逐步发展西藏民族的语言、文字和学校教育,逐步发展西藏的农牧工商业,改善人民生活。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